科學月刊 [第614期]:做伙來搭飛機

點閱:9

並列題名:Science monthly

作者:科學月刊

出版年:2021.02

出版社:科學月刊社

出版地:臺北市

格式:PDF,JPG

附註:月刊

本期內容簡介
 
走進編輯室
 
好想飛出國
還記得上次出國是什麼時候嗎?自疫情爆發以來,出國旅遊已成了近期難以實現的目標。由於出國風氣在臺灣十分盛行,也就催生出日前的「偽出國」風潮。旅客在購買機票後,攜帶行李前往機場,通過層層安檢,登機起飛後吃飛機餐,購買免稅品,享用機上服務,最後降落在國內機場。雖然不是真的出國,但也多少能藉此滿足內心出遊的渴望。
 
搭飛機是再平常不過的出國交通選擇,但有時我們不免會納悶,體積與質量如此巨大的飛機究竟是如何飛上天空?事實上,飛機的發展也不過百年,拜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之賜,飛機結構、材料、動力與操控等設計早已與過去大相逕庭。在萊特兄弟(Wright brothers)發明飛機之時,或許從未想過自己的發明日後會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。
 
而在高度商業化之下,飛航運輸業蓬勃發展,天空因塞滿飛機而變得壅塞,此時就必須導入各種系統,使飛航交通更為井然有序。不過,任何交通工具的使用,「安全」永遠是最高守則。有鑑於國際間曾發生的恐怖攻擊行動,乘客在登機前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查。藉由X光的輔助,不論是個人攜帶或行李之中的用品都無所遁形。另外,也必須降低人體照射X光後可能產生的健康問題。
 
登機起飛後,在約3萬5千英呎的高空中,即使機艙內經過加壓控制,與地面不同的壓力環境,人體仍會出現各種生理反應,諸如耳鳴,甚至是味覺降低等情形。也因如此,飛機餐嘗起來就不太美味了。說到飛機餐,除了生理影響外,特殊的調理方式,以及食材嚴格的選擇等,都是餐點無法成為米其林美食的原因。
 
回到現實,即使目前仍無法隨意搭飛機出國,我們還是可以搭乘本次的科月航空,一起用科學的角度享受出國的樂趣!
 
主編 謝育哲

雜誌簡介
 
科學是什麼?是地表萬物造就出的各種現象?是探究人體結構表徵系統的學問?是物質與能量的變化模式?還是藉由觀察、進而找出的特定模式或概念?
 
對《科學月刊》而言,科學,是對真相的渴望。在美俄冷戰、日本也因政變而動盪不安的1970年代,一群在美的臺灣留學生,日日面對、接觸著最前端的知識與新穎的技術,卻有感自身曾生活的土地所欠缺的,不只是教育,更是對科學真理的無知。遂以懷抱「科學報國」的心情創辦《科學月刊》,期望承先啟後,孕育一株名為科學的幼苗。
 
走在世界前端、傳播歷史各大科學事件,帶領著臺灣科學脈絡的《科學月刊》已邁入第50年頭。細數這18000多個日子裡,科學的成果點滴著世界的發展,更豐富了《科學月刊》的靈魂。未來,《科學月刊》更期望帶給讀者的不只是科學新知,而是將科學伴其你我左右。

  • 科學.出走 大溪地的黑珍珠
  • 專訪 目標是一次影響一個世代,《基因怪獸GenoMon》團隊的野望─陳俊宏、蘇芃翰、謝綸專訪
  • 書摘 《燒杯君和他的偉大前輩》
同書類書籍